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介绍 >>医院特色 >>老年康复

医院特色

老年康复

康复医学 联动发展

字号: + - 14

  在老年群体激增的近几年中,和老年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养老、医疗这两大话题。随着人们康复理念的不断提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人群数量也随之上涨,这也给老年医疗机构带来新的挑战......

  北京老年医院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在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联体建设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重点学科先行发展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8年4月,是医院确立的重点学科之一,设有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和老年康复中心。同时,也承担着康复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目前是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系实习基地、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由于老年人常多病共存、多种功能下降,有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和多种老年照护问题的出现,导致老年康复比普通康复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和危险性,与其相对应的是老年康复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鉴于目前康复人才极度匮乏的现状,北京老年医院近年来除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大力招聘康复治疗师外,多次选派医院现有的医护人员到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学习、参观和考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老年康复医学人才。

  北京老年医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利用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平台,为北京市16区的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老年中期照护服务模式的推广,2014年选取东城区老年医院和房山区老年医院做老年中期照护服务模式的试点,2015年牵头制订了三级和二级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中期照护服务的基本标准和服务规范,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老年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北京老年医院已开展老年人的心脏康复、呼吸康复、神经康复、运动康复、认知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等服务,努力创办一所集老年病预防、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老年医院,以便更好地为老年人谋福祉。

  重需求打造康复医联体

  在北京的医联体模式中,康复医联体属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大力推进健康中国,科学构建了“宏观调控、分层管理,医养结合、无缝衔接,学科整合、多方联动,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北京老年医院牵头组建了“京津冀老年医养联合体”、“北京市康复转诊医联体”和“海淀区老年康复医联体”。

  因北京乃至全国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主要为急性医疗资源的配置,即主要进行急危重症的救治,要求的平均住院日多数在一周左右,这么短的住院时间对于大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而言,医疗救助管路难以全部移除,疾病未能完全痊愈,功能状况未能全面恢复,这些患者出院后大多需要后续的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国际上把这种服务称其为中期照护服务。而现状是绝大多数医院没有中期照护服务,最关键的是没有康复服务,结果导致两种情况的发生:其一是这些患者继续呆在原来的医院或转诊到其他医院,导致医院医疗床位的压床现象,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是引发看病难、看病贵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二是没办法的患者会直接回家,因得不到正确的康复和护理服务,造成残疾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也造成两周就诊率、重复住院率等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患者各种功能状况的恢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因如此,2015年初,北京老年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首先在北京市医管局范围内牵头组建了由十四家综合医院组成的“北京市康复转诊医联体”,其后于2015年年底又牵头组建了由海淀区15家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组成的“海淀区老年康复医联体”。

  自从北京老年医院牵头组建康复医联体以来,实际转入的患者有400多例,这些患者均已达到康复目标而回归到社区、养老院或家庭。而由此引来的一个非常大的需求是社区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要求北京老年医院提供上门服务,需要为他们提供康复技术支撑,这也反映出我国康复人才紧缺的现状。

  随着康复医联体的逐步发展,北京老年医院将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康复医联体的平台和全国老年医院联盟的平台,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积极推广老年病急性期之后的康复模式,以此实现老年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从而有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

  北京老年医院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康复医联体的平台,通过培训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老年康复医学人才,扶植北京市每一区新建、改建或扩建一所老年康复院,指导北京市每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一个老年康复单元,共同促进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早日实现,共同促进北京市老年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 宋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