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康复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字号: + - 14

一、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成立于20066月,自研究所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防治老年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借鉴国内外老年医学研究成果,密切结合我国老龄化和老年医学的实际,研究和解决老年疾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的关键和重点问题,推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厚德、博学、创新、奉献的精神,积极打造和谐、勤勉、一流、忘我的团队。

  研究方向

  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常见多发老年病为研究内容,以多脏器衰竭的老年病为研究重点,从老年人的营养与代谢、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与护理等方面入手,综合探索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指导老年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科学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以老年神经康复、心脏康复和呼吸康复等为重点进行老年康复医学的研究,制定老年康复标准,研发老年康复器械和助残器械;

  整合国内、外老年医学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我国老年医学的数据管理中心;构建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整合老年病在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与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资源,建立各级各类老年医疗机构分级转诊规范,达到老年病管理的无缝衔接;

  进行北京老年医疗服务模式、保障服务模式和健康服务模式的研究,探索各级老年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从家庭、社区、医院不同层次完善老年健康评估体系。

  1、所长:

  陈 峥,男,1957年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院长,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所长。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培训医院管理和MBA。长期从事老年医学研究。针对老年病年老体衰,多病共存的特点,老年病的社会性和老年病综合症的特点,在老年医疗科室建设上逐步完善了多学科模式的建设,建立了老年病评估标准。开展跨学科诊疗中心的研究和建设,在病房开展了卒中单元、康复中心、老年痴呆治疗中心、糖尿病单元等。在门诊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睡眠诊室、疼痛诊室、跌倒诊室、失禁诊室。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在医院开展了大中医概念管理模式:中医渗透到每一个老年病房,参加病区多学科团队的查房。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老年病整合管理。老年综合征的治疗已经成为每个科室的重点,正在进行老年病重点学科的建设。完成了老年病多学科模式、临终关怀需求调研和北京老年病医疗服务体系探索等多项科研课题。

  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老年系副主任;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结核科学会理事;

  中国防痨协会理事;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传染病基金理事;

  《中国综合临床》和《中国医药》杂志编委。

  主要科研成就:

  1.创办了中国老年康保网;

  2.构建了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3.构建了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总体架构;

  4.创建了老年综合评估室;

  5. 老年病人医疗护理中应用多学科整合式管理。

  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节点建设项目《夕阳红健康工程—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家民政部立项课题: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建立

  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北京市卫生局首都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多学科整合式管理在老年病人的医疗护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的调研。

  发表论文及论著:

  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论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高血压用药知识问答(论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Aging Beij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Ageing Research Reviews2010

  锰的生物作用与神经毒性,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

  微量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

  老年跌倒综合征,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痴呆症的流行状况与整合管理,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

  我国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医学与社会,2010

  北京市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构想,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

  老年病的管理,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养生大世界:A版,2008

  老年医院发展模式探索,中国医药,2007

  老年医院发展模式探索,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讲演暨优秀论文摘要集,2007

  2、副所长:

  宋岳涛,男,1967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副所长。

  1990年在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在山西医科大学获神经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学位。20049月至2006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4月赴联合国国际老年问题研究所(马耳他)接受老年医学的短期培训。

  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健康与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1.创办了中国老年康保网;

  2.建立了神经解剖及定位诊断数据库

  3.构建了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4.构建了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总体架构;

  5.创建了老年综合评估室。

  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节点建设项目《夕阳红健康工程—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共享项目子课题:

  数字神经解剖及其定位诊断数据库的建立

  临床神经解剖及老年期痴呆数据库的建立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老年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的建立

  首都医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多学科整合管理模式在老年病人医疗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民政部立项课题: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建立

  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

  发表论文及论著:

  Falls in aged people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strategiesAgeing Research Reviews2010

  对我国实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思考,人口与发展,2009

  尽早构建我国的“老年健康管理体系”, 第二届中国老年健康管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

  老年病的特点与预防,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中国现代医生,2008

  老年健康评估与老年健康保险,中国现代医生,2008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当代中国人口:英文版,2008

  夕阳红健康工程——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

  建立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意义和目标,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讲演暨优秀论文摘要集,2007

  神经影像数据库的构建与资源共享,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

  夕阳红健康工程——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老年常见病与危机疑难病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夕阳红健康工程”全国老年病防控体系的建立,第二届大连国际老年健康科学研讨会资料汇编,2006

3、副研究员:

王进堂,男,副研究员,博士。从事老年神经疾病的基础研究。

  1986年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做博士后工作3年。1998年留学美国和加拿大,主要从事多发性硬化和帕金森病的炎性发病机制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8分(JEM)。

   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信号转导的影响。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9252):163-169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p38信号转导的影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152):103-105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理。见:Mark S. Freedman主编,刘广志主译,许贤豪审校。

  多发性硬化和脱髓鞘疾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

  大鼠丘脑腹后核小细胞部向岛皮质的投射。神经解剖学杂志199612(1)47-50

  大鼠臂旁核向岛皮质的直接投射。神经解剖学杂志199612(2):167-171

  丘脑腹后核及其纤维联系。解剖科学进展19962(1):68-72

  大鼠臂旁核向岛皮质和杏仁核的分枝投射-荧光双标研究。 解剖学杂志 199619suppl):100-101

  内脏传导通路及其相关的神经肽。解剖学报 199324 ( suppl ):56-60

  脊神经节的神经元亚群及其外周投射。 首都医学院学报199213(1):73-77

  大鼠脊神经节硫胺素单磷酸酶阳性神经元的P物质免疫反应及其外周投射。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2; 21(1):13-16

  Adam Elhofy, Jintang Wang, Marie Tani, Brian T. Fife, Kevin J. Kennedy, Jami Bennett, DeRen Huang,Richard M. Ransohoff, and William J Karpus.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CCL2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event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2005; 77 (2):229-237(IF=4.13
  Deren Huang, Jintang Wang, Pia Kivisakk, Barrett Rollins,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Absence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in mice leads to decreased local macrophage recruitment and antigen-specific Th1 immune response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 lomyelit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01; 193(6):713-725 (IF=15.62) 
  DeRen Huang, Marie Tani, Jintang Wang, Yulong Han, Toby T. He, Jennifer Weaver, Israel F. Charo, Vincent K.Tuohy, Barrett J. Rollins,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Pertussis toxin induced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dependent on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overexpression in mi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2; 22: 10633-10642 (IF=7.49) 
  Xiaomei Qi, Jintang Wang, Richard Schultz, Ratan Maitra, Jiahuai Han, Hector DeLuca, and Guan Chen. The p38 and JNK pathways cooperate to transactivate vitamin D receptor via c-jun/AP-1 and sensitize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to vitamin D3-induced growth inhibit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2; 277 (29):25884-892 (IF=5.58) 
  Yulong Han, Jintang Wang, Tao He,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down-regulatesTNF- CXCR4 expression in primary murine astrocytes. Brain Research 2001; 888: 1-10 (IF=2.22) 
  Yulong Han, Jintang Wang, Lucy Zhou,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1 selectively up-regulates CCR-1 expressionTGF- in primary murine astrocytes. Glia 2000; 30(1):1-10 (IF=5.38)

  4、高级工程师:

  杨颖娜,女,高级工程师,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从事与老年医学、健康管理等相关的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获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于2008年获得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方节点项目: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

  科技部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子课题:神经解剖及定位诊断数据库的建立;

  科技部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子课题:临床神经解剖与老年期痴呆数据集的建立;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课题:老年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动态管理系统;

  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民政部立项课题: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

  民政部立项课题: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

  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实现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据探讨,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

  并行分布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甘肃科技,2004

  校园网的科学优化与管理,甘肃科技纵横,2004

  数据挖掘在大型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4

  COM中的数据库接口技术,计算机应用,2001

  基于数字虚拟机的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

  基于C/B/S校园网络管理新模式,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

  参编《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编《当代热点文化追踪》,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学科建设

  (一)老年神经精神心理学科

  1、学科介绍:我院重点学科,包括卒中单元和精神心理科。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生25人。

  1)卒中单元:建立了先进的三代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坚持多学科整合模式特别是在脑血管病领域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对老年脑血管病积累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处理措施,如急症处理、重症监护、功能康复、病人管理和护理等成功经验。并成功的开展了脑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

  2)精神心理科(痴呆病房):是北京市唯一专门收治老年痴呆患者的科室。现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并总结探索痴呆伴精神障碍的抗精神障碍药物治疗的经验。

  重点研究方向:

  痴呆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

  评估痴呆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康复的不良因素的研究;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痴呆患者干细胞移植等新疗法;

  评估老年跌倒风险和干预措施;

  卒中后如何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2、学科带头人

  1)王维山 ,男 ,59岁,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主任。从事老年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数篇。在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

  社会兼职:中国老年保健学会痴呆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刘丽君,女,54岁,主任医师,卒中单元科室主任。

  根据老年人心理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特点,开展了亲情关怀对老年脑血管病预后的观察、老年疾病多学科团队管理的治疗、老年病人心理状态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首发基金资助科研项目--亲情关怀对老年脑卒中愈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多年来编写和参与编写神经内科和老年病学及老年综合征书籍多部,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会员

  3张守字,男,1968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副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病及精神心理疾病。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国外SCI论文1篇,2009年参加日本老年痴呆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4)刘晓红,女,1970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卒中单元科室副主任。

  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对头痛、头晕,帕金森、脑膜炎、血管性痴呆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重症脑血管疾病合并各种并发症者有一定临床经验。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5吕继辉,女,1975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副主任。从事老年痴呆、老年谵妄、老年抑郁等老年综合征的临床及研究工作。200810月至20094月于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大学附属Bankstown-Lidcombe医院接受老年病学职业培训。

  作为第一承担人获资助项目3项:已完成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北京老年医院院内课题“老年性痴呆患者精神症状发生及复发影响因素”;正在进行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多因素评估和多学科干预防治老年住院患者谵妄的研究”。曾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六次老年康复学术大会做主题为“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和精神康复”的发言。已发表SCI文章4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3、承担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研究;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多学科整合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亲情关怀对老年脑卒中愈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多因素评估和多学科预防在住院患者谵妄发病中的影响;

  北京老年医院院内课题:老年期痴呆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研究》

  合作科研项目:国家计生委863计划中国人类遗传咨询项目--北京地区汉族晚发性Aizheimer疾病遗传库的建立;

  合作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功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老年痴呆病人血、尿甲醛浓度与痴呆相关性检测分析;

  合作科研项目:宣武医院合作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与干预研究;

  合作科研项目:回龙观医院首发基金--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老年性轻度认知障碍的干预研究;

  合作科研项目:2010年参与新药临床观查“石杉碱甲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与阳性药平衡对多中心临床实验方案”。

  北京老年医院院内基金;老年男性脑梗塞性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正常老年人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甲醛浓度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

  血浆重金属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第二届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9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2009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异常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

  中药膏剂治疗重度褥疮1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血管危险因素与Alzheimer病,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

  消疬膏治疗颈部淋巴结核40例报告,北京医学,2002

  抗疬膏治疗胸壁结核术后不愈15例,临床肺科杂志,2001

  73例体表肿物针吸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2001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allenging behaviours,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in age-matched elderly delirious patient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0SCI收录期刊);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Delirium in a Secured, Co-Located Geriatric and   Psychogeriatric Uni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09, 57(9):1725-1727 SCI收录期刊);

  脑膜瘤合并痴呆和精神症状5例的诊断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社 2008,4: 328-329

  多发性硬化患者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 2007, 35 (10): 28-29

  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26(11)847-848

Occurrenc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06, 1(8):766-768

  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12)145-147

  (二)呼吸科:

  1、学科介绍:是我院重点学科,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转制老年医院后,为适应医院发展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又组建了呼吸康复科。根据老年人特点,利用科学的理念和器械锻炼相结合,对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以及功能锻炼,不断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共有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      

  重点研究方向:   

  老年肺炎的发病、治疗及用药安全;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康复及研发;

  老年机械通气的治疗及呼吸机依赖的对策。

  2、领头人: 

  1冯俐女,50岁,主任医师,呼吸科、ICU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危重病的抢救治疗,在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机械通气的应用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2)刘前桂男,45岁, 主任医师,呼吸康复科主任、ICU副主任。主要从事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治疗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肺康复治疗。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3、承担的科研项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相关性研究(北京市卫生局青年项目);

  2SBT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北京老年医院院内课题)

  4、发表论文及论著:

  老年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2010

  影响呼吸机撤机成功的原因分析,北京医学,2010

  6分钟步行试验在呼吸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10

  多学科合作模式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医药,2010

  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医药,2009

  尘肺患者的多学科合作呼吸康复治疗效果观察,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

  自主呼吸试验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国际呼吸杂志,2009

  自主呼吸实验在撤机中的应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

  自主呼吸实验的临床应用,临床荟萃,2009

  老年肺炎合并谵妄的临床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9

  澳大利亚的老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

  哈萨克族与汉族高血压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8

  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5例临床分析及误诊原因探讨,中国防痨杂志,2007

  初始多耐药结核68例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7

  丙硫异烟胺导致严重流涕2例,中国防痨杂志,2007

  广州管原线虫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1例,中国防痨杂志,2007

  24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7

  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低浓度耐药肺结核123例疗效观察,中国综合临床,2007

  利福喷汀治疗耐利福平肺结核8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防痨杂志,2006

  2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6

  初始多耐药结核68例临床分析,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重症肺结核治疗中合并严重耐药绿脓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国防痨杂志,2005

  呼吸疾病患者的训练体操,健康,2005

  力克肺疾导致剥脱性皮炎2例,中国防痨杂志,2004

  240例肺不张原因及临床治疗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4

  自制约束带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4

  肺结核并多发肺外结核30例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

  重症肺结核合并严重绿脓杆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

  SARS患者机械通气导致气胸6例临床分析,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3

  重症SARS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

  (三)康复科

  1、学科介绍:康复科是我院唯一的Ⅰ类重点学科,是是我院多学科协作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中心拥有各种康复训练和评定仪器和设备齐全,并拥有多台先进的人-机互动设备。康复中心包括康复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和理疗组(包括高压氧治疗)。我科提倡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的理念。共有康复医师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的康复治疗师8名,其中中级职称2名,均为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康复护士11名。

  重点研究方向:

  吞咽障碍、老年跌倒、老年平衡功能减退、老年卧床不起、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等老年综合症的康复;

  脑卒中后痉挛、吞咽、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康复方面;

  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研究。

  2、学科带头人:

  陈雪丽,女,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康复科副主任,从事康复医学临床与研究工作。对老年病和老年综合症的康复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Bankstown医院学习老年康复和心肺康复。参与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卫生局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1篇为国外核心期刊,1篇为中华系列英文版),参编专业书籍1部。

  社会兼职:

  北京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分会理事

  3、承担及参与科研项目:

  1)康复干预在预防非卒中老年患者卧床不起中及其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首都科研发展基金);

  2)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影响的疗效观察(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3)平衡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课题))。

  4、发表论文及论著: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falls among the elderly within Aged Care ward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0.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mong the elderly within aged care ward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

  高压氧治疗对持续性弛缓期偏瘫患者肌力及肌张力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

  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9

  论肾并非命门的代名词,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的急性病及相关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

  运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

  住院期间反复跌倒的老年患者认知损伤特点的临床回顾性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

  地震后成批伤员的医院内多学科康复治疗体会,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中国针灸,2009 

  MINS神经衰弱磁诱发治疗仪应用疗效观察,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老年常见病与危机疑难病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一、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成立于20066月,自研究所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防治老年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借鉴国内外老年医学研究成果,密切结合我国老龄化和老年医学的实际,研究和解决老年疾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的关键和重点问题,推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厚德、博学、创新、奉献的精神,积极打造和谐、勤勉、一流、忘我的团队。

  研究方向

  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常见多发老年病为研究内容,以多脏器衰竭的老年病为研究重点,从老年人的营养与代谢、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与护理等方面入手,综合探索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指导老年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科学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以老年神经康复、心脏康复和呼吸康复等为重点进行老年康复医学的研究,制定老年康复标准,研发老年康复器械和助残器械;

  整合国内、外老年医学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我国老年医学的数据管理中心;构建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整合老年病在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与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资源,建立各级各类老年医疗机构分级转诊规范,达到老年病管理的无缝衔接;

  进行北京老年医疗服务模式、保障服务模式和健康服务模式的研究,探索各级老年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从家庭、社区、医院不同层次完善老年健康评估体系。

  1、所长:

  陈 峥,男,1957年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院长,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所长。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培训医院管理和MBA。长期从事老年医学研究。针对老年病年老体衰,多病共存的特点,老年病的社会性和老年病综合症的特点,在老年医疗科室建设上逐步完善了多学科模式的建设,建立了老年病评估标准。开展跨学科诊疗中心的研究和建设,在病房开展了卒中单元、康复中心、老年痴呆治疗中心、糖尿病单元等。在门诊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睡眠诊室、疼痛诊室、跌倒诊室、失禁诊室。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在医院开展了大中医概念管理模式:中医渗透到每一个老年病房,参加病区多学科团队的查房。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老年病整合管理。老年综合征的治疗已经成为每个科室的重点,正在进行老年病重点学科的建设。完成了老年病多学科模式、临终关怀需求调研和北京老年病医疗服务体系探索等多项科研课题。

  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老年系副主任;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结核科学会理事;

  中国防痨协会理事;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传染病基金理事;

  《中国综合临床》和《中国医药》杂志编委。

  主要科研成就:

  1.创办了中国老年康保网;

  2.构建了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3.构建了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总体架构;

  4.创建了老年综合评估室;

  5. 老年病人医疗护理中应用多学科整合式管理。

  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节点建设项目《夕阳红健康工程—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家民政部立项课题: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建立

  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北京市卫生局首都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多学科整合式管理在老年病人的医疗护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的调研。

  发表论文及论著:

  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论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高血压用药知识问答(论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Aging Beij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Ageing Research Reviews2010

  锰的生物作用与神经毒性,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

  微量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

  老年跌倒综合征,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痴呆症的流行状况与整合管理,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

  我国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医学与社会,2010

  北京市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构想,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

  老年病的管理,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养生大世界:A版,2008

  老年医院发展模式探索,中国医药,2007

  老年医院发展模式探索,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讲演暨优秀论文摘要集,2007

  2、副所长:

  宋岳涛,男,1967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副所长。

  1990年在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在山西医科大学获神经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学位。20049月至2006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4月赴联合国国际老年问题研究所(马耳他)接受老年医学的短期培训。

  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健康与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1.创办了中国老年康保网;

  2.建立了神经解剖及定位诊断数据库

  3.构建了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4.构建了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总体架构;

  5.创建了老年综合评估室。

  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节点建设项目《夕阳红健康工程—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共享项目子课题:

  数字神经解剖及其定位诊断数据库的建立

  临床神经解剖及老年期痴呆数据库的建立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老年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的建立

  首都医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多学科整合管理模式在老年病人医疗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民政部立项课题: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建立

  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

  发表论文及论著:

  Falls in aged people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strategiesAgeing Research Reviews2010

  对我国实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思考,人口与发展,2009

  尽早构建我国的“老年健康管理体系”, 第二届中国老年健康管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

  老年病的特点与预防,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中国现代医生,2008

  老年健康评估与老年健康保险,中国现代医生,2008

  “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当代中国人口:英文版,2008

  夕阳红健康工程——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

  建立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意义和目标,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讲演暨优秀论文摘要集,2007

  神经影像数据库的构建与资源共享,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

  夕阳红健康工程——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老年常见病与危机疑难病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夕阳红健康工程”全国老年病防控体系的建立,第二届大连国际老年健康科学研讨会资料汇编,2006

3、副研究员:

王进堂,男,副研究员,博士。从事老年神经疾病的基础研究。

  1986年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做博士后工作3年。1998年留学美国和加拿大,主要从事多发性硬化和帕金森病的炎性发病机制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8分(JEM)。

   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信号转导的影响。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9252):163-169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p38信号转导的影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152):103-105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理。见:Mark S. Freedman主编,刘广志主译,许贤豪审校。

  多发性硬化和脱髓鞘疾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

  大鼠丘脑腹后核小细胞部向岛皮质的投射。神经解剖学杂志199612(1)47-50

  大鼠臂旁核向岛皮质的直接投射。神经解剖学杂志199612(2):167-171

  丘脑腹后核及其纤维联系。解剖科学进展19962(1):68-72

  大鼠臂旁核向岛皮质和杏仁核的分枝投射-荧光双标研究。 解剖学杂志 199619suppl):100-101

  内脏传导通路及其相关的神经肽。解剖学报 199324 ( suppl ):56-60

  脊神经节的神经元亚群及其外周投射。 首都医学院学报199213(1):73-77

  大鼠脊神经节硫胺素单磷酸酶阳性神经元的P物质免疫反应及其外周投射。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2; 21(1):13-16

Adam Elhofy, Jintang Wang, Marie Tani, Brian T. Fife, Kevin J. Kennedy, Jami Bennett, DeRen Huang, 

Richard M. Ransohoff, and William J Karpus.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CCL2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event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2005; 77 (2):229-237 IF=4.13

Deren Huang, Jintang Wang, Pia Kivisakk, Barrett Rollins,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Absence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in mice leads to decreased local macrophage recruitment and 

antigen-specific Th1 immune response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 lomyelit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01; 193(6):713-725 IF=15.62) 

DeRen Huang, Marie Tani, Jintang Wang, Yulong Han, Toby T. He, Jennifer Weaver, Israel F. Charo, 

Vincent K.Tuohy, Barrett J. Rollins,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Pertussis toxin induced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dependent on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overexpression in mi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2; 22: 10633-10642 IF=7.49) 

Xiaomei Qi, Jintang Wang, Richard Schultz, Ratan Maitra, Jiahuai Han, Hector DeLuca, 

and Guan Chen. The p38 and JNK pathways cooperate to transactivate vitamin D receptor via c-jun/AP-1 and sensitize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to vitamin D3- induced growth inhibitio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2; 277 (29):25884-892 IF=5.58) 

Yulong Han, Jintang Wang, Tao He,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down-regulatesTNF- CXCR4 expression in primary murine astrocytes. Brain Research 2001; 888: 1-10 IF=2.22) 

Yulong Han, Jintang Wang, Lucy Zhou, and Richard M Ransohoff. 1 selectively up-regulates 

CCR-1 expressionTGF- in primary murine astrocytes. Glia 2000; 30(1):1-10 IF=5.38

  4、高级工程师:

  杨颖娜,女,高级工程师,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从事与老年医学、健康管理等相关的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获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 于2008年获得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方节点项目: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

  科技部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子课题:神经解剖及定位诊断数据库的建立;

  科技部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子课题:临床神经解剖与老年期痴呆数据集的建立;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课题:老年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动态管理系统;

  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民政部立项课题: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

  民政部立项课题:老年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

  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实现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据探讨,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

  并行分布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甘肃科技,2004

  校园网的科学优化与管理,甘肃科技纵横,2004

  数据挖掘在大型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4

  COM中的数据库接口技术,计算机应用,2001

  基于数字虚拟机的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

  基于C/B/S校园网络管理新模式,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

  参编《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编《当代热点文化追踪》,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学科建设

  

康复科

 

学科介绍:

康复科是我院唯一的Ⅰ类重点学科,是是我院多学科协作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中心拥有各种康复训练和评定仪器和设备齐全,并拥有多台先进的人-机互动设备。康复中心包括康复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和理疗组(包括高压氧治疗)。我科提倡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的理念。共有康复医师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 师3名、住院医师4名,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的康复治疗师8名,其中中级职称2名,均为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康复护士11名。

重点研究方向:

①吞咽障碍、老年跌倒、老年平衡功能减退、老年卧床不起、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

②等老年综合症的康复;

③脑卒中后痉挛、吞咽、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康复方面;

④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研究。

学科带头人:

陈雪丽,女,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康复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老年病和老年综合症的康复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Bankstown医院学习老年康复和心肺康复。参与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卫生局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主编专业书籍2部,专利1项。社会兼职:北京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获2012年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

承担及参与科研项目:

1)康复干预在预防非卒中老年患者卧床不起中及其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首都科研发展基金);

2)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影响的疗效观察(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3)老年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和随访研究(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

4)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综合症的危险因素、预后和干预效果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发表论文及论著: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falls among the elderly within Aged Care ward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0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mong the elderly within aged care ward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康复中的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

早期康复训练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

间歇气压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健步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等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

基于表面肌电图的针刺环节腓肠肌群疲劳的评价,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

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现状,中国伤残医学,2012

康复干预治疗脑卒中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腕背伸功能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

综合康复防治老年卧床不起及其并发症的疗效,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

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的急性病及相关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高压氧治疗对持续性弛缓期偏瘫患者肌力及肌张力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

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9

论肾并非命门的代名词,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的急性病及相关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

运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

住院期间反复跌倒的老年患者认知损伤特点的临床回顾性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

地震后成批伤员的医院内多学科康复治疗体会,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中国针灸,2009 

 

老年神经精神心理学科

学科介绍:

我院重点学科,包括卒中单元和精神心理科。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生25人。

1)卒中单元:建立了先进的三代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坚持多学科整合模式特别是在脑血管病领域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对老年脑血管病积累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处理措施,如急症处理、重症监护、功能康复、病人管理和护理等成功经验。并成功的开展了脑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

2)精神心理科(痴呆病房):是北京市唯一专门收治老年痴呆患者的科室。现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并总结探索痴呆伴精神障碍的抗精神障碍药物治疗的经验。

重点研究方向:

痴呆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

评估痴呆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康复的不良因素的研究;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痴呆患者干细胞移植等新疗法;

评估老年跌倒风险和干预措施;

卒中后如何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学科带头人:

1)刘晓红,女,1970年出生,199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学士学位,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对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等老年性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疾病合并各种并发症者有一定临床经验。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4余篇,参加北京市首发项目2项,项目有1、首发基金《多学科整合模式(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应用的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03-301),2、首发基金《亲情与关怀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07-3074)。参加编写神经内科和老年病学及综合症书籍4部。

2)黄勇军,男,1976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医师,卒中一科副主任、负责人。目前主要从事脑血管病防治、脑血管病介入诊治工作。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数篇篇,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项目有“多学科整合模式(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应用的研究”、“亲情与关怀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等。参编《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老年病诊疗手册》、《老年常见病急危重症诊治学》等书籍。

3) 张守字,男,1968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主任医师,精神心理一科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病及精神心理疾病。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国外SCI论文1篇,2009年参加日本老年痴呆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4)吕继辉,女,1975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后于首都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精神心理二科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老年认知障碍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百层优秀人才。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国外SCI论文6篇。主持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音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和精神症状的作用”,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多因素评估和多学科干预防治老年住院患者谵妄的研究”,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参编书籍:《老年综合评估》(副主编)、《健康大百科夕阳红篇-第一版》、《健康大百科夕阳红篇-第二版》、《老年中期照护》。学术团体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北京痴呆防治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兼职教授。

 

承担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研究;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多学科整合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亲情关怀对老年脑卒中愈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首发基金科研项目:多因素评估和多学科预防在住院患者谵妄发病中的影响;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科研项目:音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和精神症状的作用

北京老年医院院内课题:老年期痴呆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研究》

合作科研项目:国家计生委863计划中国人类遗传咨询项目--北京地区汉族晚发性Aizheimer疾病遗传库的建立;

合作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功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老年痴呆病人血、尿甲醛浓度与痴呆相关性检测分析;

合作科研项目:宣武医院合作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与干预研究;

合作科研项目:回龙观医院首发基金--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老年性轻度认知障碍的干预研究;

合作科研项目:2010年参与新药临床观查“石杉碱甲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与阳性药平衡对多中心临床实验方案”。

北京老年医院院内基金;老年男性脑梗塞性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Curcumin protects against staurosporine toxicity in rat neurons, Neuroscience bulletin,2012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allenging behaviours,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in age-matched elderly delirious patient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0(SCI收录期刊);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Delirium in a Secured, Co-Located Geriatric and   Psychogeriatric Uni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09, 57(9):1725-1727 (SCI收录期刊);

老年脑卒中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老年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2013

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商业经济,2013

老年脑卒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应用CT血管成像检测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

甲醛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血浆重金属浓度和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探讨,中华老年保健医学,2013

1例血友病患者左腋下血肿并发感染伤口的护理,中华老年保健医学 ,201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骨代谢含量的变化,中华全科医学,2013

戒烟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正常老年人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甲醛浓度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

血浆重金属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第二届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9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2009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异常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

中药膏剂治疗重度褥疮1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血管危险因素与Alzheimer病,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

消疬膏治疗颈部淋巴结核40例报告,北京医学,2002

抗疬膏治疗胸壁结核术后不愈15例,临床肺科杂志,2001

73例体表肿物针吸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2001

 

脑膜瘤合并痴呆和精神症状5例的诊断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社 2008,4:328-329;

多发性硬化患者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 2007, 35 (10):28-29;

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26(11):847-848;

Occurrenc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06, 1(8):766-768;

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12):145-147。

 

呼吸科

学科介绍:

我院重点学科,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转制老年医院后,为适应医院发展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又组 建了呼吸康复科。根据老年人特点,利用科学的理念和器械锻炼相结合,对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以及功能 锻炼,不断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共有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 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   

重点研究方向:   

老年肺炎的发病、治疗及用药安全;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康复及研发;

老年机械通气的治疗及呼吸机依赖的对策。

领头人: 

1)田蓉,女,1973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兰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云河北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呼吸科副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工作。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8篇,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项目有海捷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睡眠呼吸的影响、综合性ICU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参编《实用呼吸病学》、《老年病诊疗手册》书籍,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2)刘前桂,男,1965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 主任医师,呼吸康复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前主要从事呼吸系统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疾病以及呼吸系统危重症如呼吸衰竭、重症肺部感染、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间质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相关疾病、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最近十年专注于呼吸康复的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技术及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 参编老年医学专著编写5部,副主编1部。中华医师学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3)梁建峰女,1975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ICU科副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危重症医学。国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6篇。参编«老年病诊疗手册»书籍。

承担的科研项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相关性研究(北京市卫生局青年项目);

2)SBT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北京老年医院院内课题)

发表论文及论著: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3

戒烟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12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1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炎症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实用老年医学,2011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的水平,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对认知共功能影响的探讨,神经疾病和精神卫生,2011

老年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2010

影 响呼吸机撤机成功的原因分析,北京医学,2010

6分钟步行试验在呼吸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10

多学科合作模式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医药,2010

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医药,2009

尘肺患者的多学科合 作呼吸康复治疗效果观察,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

自主呼吸试验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国际呼吸杂志,2009

自主呼吸实验在撤机中的应 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

自主呼吸实验的临床应用,临床荟萃,2009

老年肺炎合并谵妄的临床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9

澳大利亚的老年社区卫 生服务,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

哈萨克族与汉族高血压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8

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5例临床分析及 误诊原因探讨,中国防痨杂志,2007

初始多耐药结核68例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7

丙硫异烟胺导致严重流涕2例,中国防痨杂志,2007

广州管 原线虫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1例,中国防痨杂志,2007

24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7

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低浓度耐药肺结核 123例疗效观察,中国综合临床,2007

利福喷汀治疗耐利福平肺结核8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防痨杂志,2006

2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分析,中 国防痨杂志,2006

初始多耐药结核68例临床分析,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重症肺结核治疗中合并严重耐药绿脓杆菌感染的诊 断与治疗,中国防痨杂志,2005

呼吸疾病患者的训练体操,健康,2005

力克肺疾导致剥脱性皮炎2例,中国防痨杂志,2004

240例肺不张原因及临床 治疗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4

自制约束带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4

肺结核并多发肺外结核30例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

重 症肺结核合并严重绿脓杆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

SARS患者机械通气导致气胸6例临床分析,2003

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 文集,2003

重症SARS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