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医院里的“金牌调解员”
在北京老年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医患办)的黑色长桌上,放置着一摞诉求转办单。在医患办工作人员闫申的眼里,这些处理单不仅是该科室2022年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汇总,还是助力医院走得更好更远的一笔财富。
在沟通中为医患“搭桥”
医患办是矛盾聚集地,医患办工作人员是直面纠纷的第一调解员。过去6年在医患办的工作经历,让闫申深刻感受到,医学的有限性、风险性和未知性,容易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医患办为医生与患者搭建了一个良性的沟通平台。
虽然是医院员工,但闫申更愿意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患者找到我们,一方面说明他需要帮助,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愿意信任我们。”闫申认为,只有重视患者的诉求,公平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真正发现医患双方的关注点,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每当接到患者投诉,闫申和同事们都会尽快对接相关科室,进行调查核实。为最大限度还原真相,避免受当事医护人员主观情绪的影响,他们通常会先联系科主任。经调查核实,如果属于沟通不到位引起的误解,闫申会向患者解释、说明具体情况。曾有患者因门诊过号找到闫申,担心当天无法就诊,闫申耐心地向其介绍门诊医生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才会离开,患者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如果涉及专业技术问题,闫申会联系相关科室主任,让医患双方聚到一起,面对面答疑解惑。
“我们目前正努力将纠纷诉求的处理时间从5日内缩短至4日内。”闫申说。
在抚慰中为患者“降躁”
安慰,是医患办工作人员最常做的一件事。“患者本身就因为患病比较痛苦和焦躁,如果在就诊中遇到排号靠后、就诊流程复杂等问题,情绪就更容易激动。”闫申发现,处理问题固然重要,但很多情况下,患者更需要一个倾诉对象,需要多一分尊重和理解。
曾有一名家属因投诉问题无法立刻得到答复,一时情绪激动,抓伤了闫申的胳膊。闫申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向其解释流程:“您先别急,咱们坐下聊这事儿,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需要一些调查核实的时间。”在与患者沟通时,闫申将心比心,最常说的话就是“十分理解您的感受”“尽快为您解决问题”。
“每当遇到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我们都会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安抚,这样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平复他们的情绪,也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闫申说。
除了耐心和同理心,闫申认为医患办工作人员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2017年2月,一名小伙子带着姥爷来看病,由于当时科室医生正在交接班,导致患者候诊时间较长。怕姥爷着凉,小伙子拨打投诉电话,联系到了闫申。这是闫申来到医患办后处理的第一起纠纷,面对小伙子的质问,经验不足的他有些手足无措。
“其实我赶到就诊科室了解情况时,小伙子的姥爷已经看完病了。”闫申说,有时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患者或家属流露出的负面情绪仍然会对他产生影响,他一度“晚上焦虑得睡不着”。
“为了自己,也为了避免影响家人,一定要学会自我排解。”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闫申逐渐找到了调适不良情绪的方式。每天下班回到家后,他都会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平复心情,有时看看书,有时刷刷短视频,等情绪调整好后再和家人沟通。
在反思中为医院“看病”
在闫申看来,医患办是一个接受患者质疑、寻找医院不足的部门。在解决患者合理诉求的同时,医院也在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闫申介绍,曾有患者及家属反映停车场出口缴费排长队,医患办向上级反映后,医院停车场加设ETC电子收费设备;有女性患者提到妇科门诊开设时间与工作日重合,为此医院在周六、周日增设妇科门诊。
面对患者的诉求,医患办每月召开例会,分析当月的重点问题、共性问题,并制订整改方案。闫申和同事们从处理一个问题变为处理一类问题,从被动地“有一办一”转向主动地“举一反三”。
去年6月,一名发热患者反映发热门诊诊室温度低,感觉冷。由于正值暑期,这条留言最初没有引起闫申的关注。在当月例会上,经过与同事们的交流讨论,闫申才得知该情况是由发热患者的畏寒症状导致的。随后,医院马上制订方案,向诊区患者提供病服、暖贴等,解决了患者的问题。
闫申认为,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也是在帮医院“看病”。看到患者顺利就医,医院发展日益完善,每一名医患办工作人员心底都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穿梭在医院各科室,往来于投诉患者间,闫申和同事们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未诉先办’。”闫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