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时政延伸学|领袖与调查研究——周恩来与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30331143316.jpg

《周恩来与调查研究》

  2013年,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风靡全国,荣获当年的金鸡奖和华表奖。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周恩来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调查研究,在四个昼夜里同村民们朝夕相处,发生的一连串感人的故事。

  1960年11月3日,周恩来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中央指示至迟在12月中旬以前把《紧急指示信》传达到农村中去,使中央的政策直接同群众见面。周恩来强调指出:“其中要有意识地在同级党委中找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参加。”然后再召开生产小队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吸收若干社员代表参加。“其中也要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参加。”

  针对不断发展的形势,在1961年1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大声疾呼:“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所以,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我希望同志们回去之后,要搞调查研究,把小事撇开,用一部分时间,带几个助手,去调查研究一两个生产队、一两个公社。”

  在随后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又一次强调要搞调查研究。他说:希望今年这一年,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毛泽东率先行动,直接领导广东、湖南、浙江三个调查组的调研工作。1月19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说: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主要应求之于自己。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都应该下决心摸清情况,摸几个典型。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才能把工作搞好。还要谦虚谨慎,把情况弄明后再下决心,不能瞎搞。

  3月13日,毛泽东专门就开展调查研究问题致信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指出:“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生产队(生产小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是两个极端严重的大问题。”“不亲身调查是不会懂得的,是不能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别的重大问题也一样),是不能真正地全部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的。”

  3月19日,周恩来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小组会上发言说:“要敢于听取不同意见,敢于和不同意见的人讨论问题。调查研究,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各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要摆脱局限性、片面性,必须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要改正缺点错误,必须从深入下层,深入群众,认真进行调查工作入手。”

  广州中央工作会议后,中央领导同志陆续带着《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深入基层,征求意见,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4月28日至5月14日,周恩来也带人到河北邯郸地区搞起了调查研究。

  关于怎样开展调查研究,周恩来曾做过详细阐述。他说:“我们下去调查,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事物总存在内在的矛盾,要分别主次;总有几个侧面,要进行解剖。各人所处的环境总有局限性,要从多方面观察问题;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多听不同的意见,这样才利于综合。事物总是发展的,有进步和落后,有一般和特殊,有真和假,要进行比较,才能看透。下去调查,要敢于正视困难,解决困难……我们下去调查要坚守毛泽东同志的三条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就是民主集中制,它不但是组织原则,也是工作原则。智慧是从群众中来的,但对群众的意见领导方面还要加工,然后回到群众中去考验,在这基础上再加工。脱离我们的基本阶级群众,就会丧失党的基础。尾巴主义,随着群众跑,就会放弃党的领导。目前的毛病,还是我们发号施令太多,走群众路线太少。”

  根据周恩来的安排,1961年4月初,总理办公室副主任许明带领一个工作组,先期到河北邯郸地区开展工作,共20天。4月28日午夜,周恩来放下手中的繁重政务,也前往邯郸亲自调查。此后一连3天,他在邯郸听取了地委书记庞均、工作组许明和河北省省长刘子厚的汇报。5月2日返回北京处理要务后,3日凌晨又赴邯郸。

  这一次,他来到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深入调查,走访了几十户社员家庭,视察了生产队的公共食堂,还到公社商店了解商品价格。他走乡串户,看见社员家中“除了树叶、咸菜、野菜以外,就没有东西了,硬是没有存粮”,感到十分震惊。

  在伯延公社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个叫张二廷的社员直言不讳地对周恩来说:“这两年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年,连你也会没有吃的。”“因为我们当然首先要顾自己,你们征购不到,还不是没有吃的?”周恩来后来说:“这句话对我教育很大,我很受感动。当时在场的地委干部听了以后,说这个人是个落后分子。我跟他们解释:这样看不对,这个社员说的是真理,一个农民把我们看作他自己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的话。”座谈后周恩来来到张二廷的家,张二廷又向周恩来如实反映了伯延公社遭灾情况和公共食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周恩来以后还能来伯延。周恩来表示,有机会一定来,如果自己来不了,也一定会派人来。在“文化大革命”前,周恩来每年都派人到伯延去,代他看望这位农民朋友。

  在伯延调查过程中,周恩来发现社员最担心多征购粮食和挤掉他们的自留地,便当着地委、县委、社委负责人的面,保证不收回分掉的自留地、不再以自留地顶口粮指标。

  通过认真深入的调查,周恩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5月7日他向毛泽东汇报了调查情况,谈了四点看法:第一,食堂问题。绝大多数甚至于全体社员包括妇女和单身汉在内都愿意回家做饭。目前主要解决如何解散食堂和社员回家后如何做饭的问题。第二,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第三,社员迫切要求恢复高级社时的评工记分办法。包产到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的办法能够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势在必行。第四,邯郸专区旱灾严重,麦收减产。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恢复社员的体力和恢复畜力问题。在此期间,毛泽东还收到其他领导人从各地发来的调查报告,普遍不赞成办公共食堂,不赞成在分配上实行供给制。

  当年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共中央讨论并修改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形成修正草案。其中,最重要的修改:一是取消供给制;二是规定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实际上取消了公共食堂制度,为国民经济调整开了个好头。

  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恩来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庐山会议以来,由于我们缺乏分析,而把反右倾和工作上的问题混淆起来,更重要的是没有实事求是,所以尽管想搞好一点,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劳动关系上的命令主义,上层建筑上的规章制度一般化、简单化,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作风上的“五风”问题,有些问题在理论上也说不通。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周恩来说:“那时,就是有点革命,不能深思熟虑,不能冷静下来。”“欲速则不达,跌了大跤。”刘少奇在一旁插话说:“看来,搞社会主义光有好的道德、好的感情、好的干劲不行,还要适应客观规律。这一跤是要跌的,跌得越痛越好,跌得不痛就感受不深。”

  周恩来主持的邯郸调查和其他领导人主持的调查研究,促使中央逐步纠正了前一阶段一些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制定出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从而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央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仅使党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而且对推动全党调查研究之风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以身作则,推动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

  来源:北京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