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指导

健康资讯

健康指导

一身是宝的桑树

发布时间:2024-07-2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139.png

桑树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即最适宜人类的应用。桑树中除了桑叶、桑枝、桑葚、桑白皮可用药,桑树上寄生的桑寄生、桑耳、桑花、桑螵蛸等以及以桑叶为食的蚕而产生的桑蚕矢、桑蚕茧均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桑叶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149.png

桑叶为桑树的叶,以经霜后采收的为佳,其性寒,味苦甘,入肺经和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止血,平肝明目之功。常与菊花配伍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经典方剂有桑菊饮,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肝阳头痛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出血及盗汗等证。

桑枝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151.jpg

桑枝为桑树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备用。其性平、味微苦,入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的功效,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证,尤擅治疗上肢痹痛。可煎汤或熬膏内服,亦可煎水外洗。此外,把桑树的枝条烧灼后,沥出的汁液名桑沥,《本草纲目》等书载其能治疗“大风疮济”破伤风、小儿身面烂疮等症。

桑葚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149.png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属药食两用药材,性寒,味甘、酸,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熄风,滋液的功效。常用于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虚烦失眠,须发早白,瘰疬,关节不利等。

桑白皮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156.jpg

桑白皮为桑树的干燥根皮,秋未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功。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

桑芽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159.jpg

桑芽即桑树枝端新生出的嫩芽,以阳春三月的嫩芽为最佳,采后阴干备用,性味苦甘寒,归肺经,有清消热毒,利咽润喉的功效。

桑寄生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201.png

桑寄生是由鸟在桑枝上传播一种植物菌素,性平,味苦,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经典方剂有“独活寄生汤”,主要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以及骨性关节病。

桑耳/桑黄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204.png

桑耳是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性平,味甘,有小毒,归脾肾经,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的功效。

桑花

未命名.jpg

左图:雄花;右图:雌花

图片来源:重庆蚕科院

桑花并非是桑树开的花,是附生于桑树上的白藓,性温,味苦,具清润肺脏、凉血解毒、清热消肿、健脾涩肠的功效。

桑螵蛸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212.png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产在树上的干燥卵鞘,以产在桑树上的为佳,性平,味甘、咸,入肝、肾经,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

家蚕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215.png

家蚕以桑叶为食,由家蚕而衍生的中药材也有不少,如僵蚕、桑蚕矢、桑蚕茧等。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217.jpg

可见,桑树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药材。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中,桑树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中医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药源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2063.

[2]田硕. 桑树的药用价值[J]. 基层医学论坛,2019, 23(11): 1577-1578.

[3]孙智勇. 桑树的药用价值[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3, (1): 13-14.

文 / 药学部 石璠钰

编辑 / 宣传中心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726105220.png

石璠钰,中药化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6:00

咨询地点:门诊楼一层用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