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爷爷奶奶们:高温天别硬扛!热射病比您想的更“要命”!
近期连日高温,街头热浪滚滚
家中有老人的朋友注意了!
得赶紧给长辈们提个醒:
“热了别硬扛,空调该开就得开!”
每年都有不少老人为省钱不舍得开空调
总觉得吹风扇就行
然而风扇只能加速空气流动
并不能降低环境温度!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人体散热困难,很容易中暑
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 热射病 !
通俗来说,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其主要特征是 核心体温升高(>40°C)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会出现 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热射病还会导致肌肉系统、凝血系统、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老年人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慢性基础性疾病多发
身体状况不佳
体温调节功能下降
对高温感知减弱等原因
令老年朋友更易遭受严重中暑伤害
不过!
爷爷奶奶们也不用太担心啦~
只要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度过夏天不是啥大问题~
环境降温
保持室内凉爽
使用空调(26-28℃为宜)或电扇,避免直接吹风。拉上窗帘阻挡阳光,早晚开窗通风。若家中无空调,可前往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避免高温外出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不出门,外出选择阴凉处行走。随身携带便携小风扇或喷雾降温瓶。
合理补液
少量多次饮水
每天饮水1.5-2升(心肾功能正常者),以温凉白开水、淡盐水、绿豆汤为主。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饮水。
忌:酒精、浓茶、含糖饮料(可能加重脱水)。
饮食调理
多吃西瓜、黄瓜、冬瓜等高水分果蔬,适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身体防护
穿着透气、外出防晒降温
穿着透气,宜选择浅色、宽松的棉麻衣物,戴宽檐帽和太阳镜。外出时可携带湿毛巾擦拭颈部、手腕降温。
适度活动
可在清晨或傍晚散步,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心跳加快、头晕,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重点人群特别关注
慢性病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药物(如利尿剂可能增加脱水风险)。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异常时及时就医。
独居老人
家人或社区定期上门/电话联系,确保空调、风扇正常使用。教会老人识别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皮肤发烫)。
识别热射病征兆
早期表现
大量出汗、乏力、头晕、头痛、恶心、面色潮红等。
危险信号
体温超过40℃、无汗、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
急救措施
立即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浸泡,冰袋冷敷或凉毛巾擦拭身体(重点颈部、腋下、腹股沟),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针对热射病的防治
中医有很多实用小妙招
此外
合理作息(23:00前入睡)
调整心态,放松心情
也有利于维护身体健康
减少疾病发生哦~
最后再给大家支个招
要是下回长辈还因为怕费电而不开空调
你就劝他们:
“开空调省下的可是看病钱!”
老人一琢磨
保准偷偷把遥控器找出来~
-END-
作者介绍
王新宇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应用中医药及针灸技术治疗老年内科常见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脾胃病、关节痹症、更年期综合症,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社会任职:中国针灸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海淀区中医学会会员。
出诊时间:周一普通门诊;周二上午针灸门诊;周三上午虚劳专病门诊,下午针灸门诊;周四专家门诊。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1990年-2001年,中医科成立并逐步发展,主要为医院周围地区综合科患者及全国肺结核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服务。2001年-2015年,中医科门诊发展壮大。期间曾短时间与内分泌科、呼吸康复科联合开设病房。2016年至今,中医科病房成立,形成了结构功能完善的大中医科。
中医科目前共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技师1人。现有护士13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3人。科室共有床位28张。
中医科全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名家学术精粹,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不仅积极应用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手段,更重精研岐黄之术,中西融汇、个体诊疗,善于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施以中药内服、外治,巧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等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形成了系统的中西医老年医学治疗的优选方案。科室注重整体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体质和社会环境诸方面的情况,制定全面、系统、长期的诊疗计划,同时结合心理、饮食、运动等多种治疗方法。
特色服务:
针灸治疗、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中药局部熏洗、中药膏摩、中药塌渍、艾灸疗法、刮痧疗法、走罐疗法、耳穴压丸、放血疗法。
擅长病种:
内科、妇科、骨科常见病与疑难病、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肺病、脾胃病、妇科病、颈腰椎退行性病变等。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