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腹胀、腹泻、便秘总反复...肠道不听话未必是消化差,而有可能是→
随着霜降的到来,秋寒加剧
不少老年朋友都有相同的感受:
“我的肠胃不听话了!”
有人吃完饭就腹胀、跑厕所...
有人好几天拉不出大便...
吃了止泻药或泻药也只能短暂地好起来...
症状总是反复,不能彻底治好…

很多老年朋友觉得
“年纪大了,消化功能变差很正常”
实际上
肠道不听话未必是“消化差”
而很可能是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 在“搞事情”!
作者介绍

张艳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
擅长消化道早癌全链条筛查与诊治、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特殊的常见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
是常见的「肠道功能病」
可以理解成肠道 “工作节奏”乱了
但没出现肿瘤、炎症这些实实在在的病变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
顾名思义
就是 老年群体 患的 肠易激综合征
为什么说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比较特殊?

因为相较于年轻人
老年人患肠易激综合征后
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也常因此被忽略或认错:
症状不典型,腹痛不明显
年轻人得肠易激综合征
常表现为“肚子疼+上完厕所就缓解”
而老年人由于肠道敏感度下降
(就像皮肤对疼的感觉变弱一样)
腹痛可能很轻,甚至完全不疼
只表现为长期腹胀、排便规律乱
要么一天拉好几次稀便
(尤其早上或饭后)
要么三四天才能拉一次
(大便干得像羊粪球)
有时还总觉得“想拉却又拉不干净”...

容易和其他老年病“混为一谈”
老年人常患有基础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帕金森等)
这些病本身(比如糖尿病)
或吃的药(像部分降压药、降糖药)
都可能引起
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问题
此外,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
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因此
很容易把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当成 “基础病的副作用”
或 其他老年常见病

老年人患肠易激综合征的4大因素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较复杂,大多和老年人的身体变化、生活状态相关:
肠道“老了”
随着年纪增长,肠道蠕动变慢,消化酶分泌减少,肠道里的“好细菌”和“坏细菌”比例也易失衡,稍微受点刺激(比如吃了凉的)就会令肠道“乱套”。
吃药影响
老年人常吃的降压药(比如钙通道阻滞剂)、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止痛药,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让排便习惯变了样。
饮食“不到位”
不少老人牙口不好,总吃稀粥、烂面条这类软食、流食,膳食纤维吃得不够;还有的老人怕 “拉肚子”,不敢吃水果、蔬菜,反而加重便秘;另外,很多老人不爱喝水,也会让肠道问题更严重。
情绪和活动“拖后腿”
有些老人独居、丧偶,或是被慢性病折腾得难受,容易焦虑、孤独,这些坏情绪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再加上老人活动量少,肠道蠕动更慢,便秘或腹泻就更容易反复。
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消化科!
老年朋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且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及时到消化科就诊,排查是否为老年肠易激综合征 :
排便规律变了
比如以前每天排便1次
可现在一天拉3-4次稀便
或是3-4天才能拉1次
(大便还很干硬)

腹胀特别明显
尤其是饭后
肚子胀得难受
放个屁能稍微舒服点
没有“危险信号”
比如:
大便里没带血、没突然瘦下来、没发烧...
医生将根据这些信号和相关检查结果
排除肠道感染、肿瘤等器质性问题
图片
就医小提醒:家属在陪老人看病时,记得带上老人平时吃的药单,跟医生说清楚老人的排便情况(比如排便时间、大便的软硬程度等),这样能使医生的判断更高效、更精准哦~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4点应对方法!
治疗核心在于“日常多方面的调理”,药物在其中只起辅助作用(比如便秘时遵医嘱用温和的乳果糖,腹泻时用蒙脱石散)。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能有效减少病情复发哦~
饮食调理
补纤维别 “猛加”:老人如果便秘,可慢慢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比如每天吃1根熟透的香蕉、喝1碗煮得软烂的燕麦粥等,切记别突然吃太多芹菜、韭菜,免得引起腹胀。
腹泻别“过度忌口”:拉肚子时,别让老人完全不吃肉、蛋,可吃些蒸苹果(能帮着收涩)、煮鸡蛋(蛋黄熟透的,好消化),补充营养,同时要避开生冷、辛辣的(比如辣椒、冰西瓜)。
多喝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分多次喝,别一次喝太多),便秘时能软化大便,腹泻时能防脱水。
适度活动
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选择温和的运动,比如每天饭后陪老人慢慢散步20-30分钟,或是跟着视频做简单的太极、八段锦——不用累着,动起来就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和腹胀。
情绪疏导
多陪老人聊聊天,听听老人的想法;鼓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比如广场舞、书法班,多认识些朋友,减少孤独感;如果老人明显焦虑,可跟医生沟通,必要时通过心理疏导缓解。
用药谨慎
老人便秘时,避免长期服用番泻叶、大黄这类刺激性泻药,容易让肠道功能更弱;腹泻时也别随便用强效止泻药,免得掩盖其他问题——所有药都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爷爷奶奶的肠道
也是个需要呵护的“老小孩”
细嚼慢咽 “顺” 着它
规律饮食 “哄” 着它
心情舒畅 “宠” 着它

注:本文内容已发表于
《中国老年报》→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 宣传中心
消化内科


1999年,北京老年医院消化内科萌芽(大内科消化科组)。2003年,消化内科正式成立。科室现有床位数22张,年内镜量5000例左右。病区分成住院、消化内镜中心两部分。住院常规收治食管、胃肠疾病、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肝胆胰疾病、消化道息肉等病人,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早癌筛查,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息肉EMR术、ESD术。
重点病种: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老年性便秘,急性胰腺炎,肝功能异常,消化道肿瘤。
重点技术:
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涵盖无痛胃肠镜检查、色素内镜检查、放大内镜精查、息肉切除等,尤其擅长高龄老年患者内镜下的微创治疗与消化道早癌全链条管理。
新技术新项目:
消化道早癌全链条诊疗、消化道出血内镜诊疗、胃食管反流内镜诊疗、老年功能肠道疾病诊疗。
下一篇: 警报拉响!你的偏头痛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