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凌晨生死竞速!百岁心梗老人在我院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0月21日凌晨5时许,北京老年医院心内科值班医生陈崇杰刚结束上半夜值守,准备短暂休憩时,值班室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打破寂静:“急诊接收一名百岁老人,突发剧烈胸痛,情况危急!”电话那头急诊医护人员的话音未落,陈崇杰医生已迅速抓起白大褂,顶着深秋的凛冽寒风冲向急诊抢救区……

病例分享

心电图上的生死信号

抵达现场时,陈医生看到老人正痛苦呻吟,面色苍白如纸,胸痛症状持续加剧。经询问得知,老人出生于1924年12月,时年恰好百岁。紧急完善心电图检查后,结果显示II、III、aVF导联 ST 段抬高,V1-V4导联ST段压低:“急性心肌梗死!”陈崇杰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迅速做出诊断,第一时间向心内科主任王健汇报病情。

打破年龄禁区的关键抉择

百岁高龄患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合并基础疾病风险高,心梗救治难度远超普通患者。“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王健主任深知每一秒延误都可能危及老人生命,接到汇报后当即作出决策:“启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立即开展介入治疗!”与此同时,陈崇杰医生细致地向家属说明病情紧迫性与治疗方案,在获得家属充分理解与同意后,带领急诊医护团队争分夺秒为老人完善术前准备。

无影灯下的“微雕”之战

导管室医护人员同步快速到位,老人被平稳转运至导管室。手术室内,灯光聚焦操作台,王健主任医师带领罗智副主任医师、石玉磊主治医师组成的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介入诊疗技术,在显微镜下精准梳理老人复杂的血管走行,快速定位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熟练操控导丝、球囊等器械开通梗死血管。当造影图像显示血流重新顺畅灌注心肌时,整个救治团队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微信图片_2025-11-05_170056_588.jpg

术后,老人缓缓睁开眼睛,紧紧拉着陈崇杰医生的手,声音虽轻却充满力量:“医生,我心口不疼了!” 看到老人转危为安,心内科医护团队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为百岁老人量身定制康复计划

随后,老人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医护团队针对其百岁高龄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术后护理方案:24小时动态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根据老人消化功能逐步调整流质饮食,循序渐进指导床上翻身、肢体活动等康复训练,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在团队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病情稳步好转,精神状态日渐饱满,不久后便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当天,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再三致谢,言语间满是对生命得以延续的感激。

这场凌晨时分的“生命竞速战”,不仅彰显了我院心内科团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效应急处置能力,更以实际行动印证了超高龄患者绝非重症救治的“绝对禁区”。

供稿 | 老年心血管中心

编辑 | 宣传中心

 老年心血管中心 

微信图片_2025-11-05_170101_431.jpg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心血管中心以老年心脏疾病为特色,致力于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心脏健康管理模式,开展多学科团队服务,综合介入治疗、药物治疗,辅助康复治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再次发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老年心血管中心分为心血管综合病区和心脏康复病区。中心共有医师12人,技师4人,护士29人。

重点病种:

老年复杂冠心病介入,老年心衰,心脏病康复,高血压病。

重点技术:

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搭桥术后的介入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临时起搏器和永久性起博器植入术,快速型心律失常(室上速、房扑、房颤、室早、室速)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心脏病康复治疗。

特色技术项目:

疑难高危冠脉介入治疗(旋摩、OCT等);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心衰的器械治疗(CRTD);肺动脉介入治疗。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5-11-05_170312_225.jpg

王健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老年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心血管综合病区常务主任。

北京市委组织部专家联谊会会员。国家卫健委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起搏器植入治疗独立术者。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主诊医师(医疗团队负责人)。

主要从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临床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擅长复杂高危冠心病的介入治疗,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超过90%,为国内少数每年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例数过千例的专家之一。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获2006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是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完成人。入选2014年-2017年度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入选2019-2021年度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