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立冬啦🥳快来给身体“充值”阳气~
作者简介

李金辉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立冬为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标志着阳气潜藏,阴气盛极,正式入冬。此时北风渐强,水始冰,地始冻,气候特点为“寒燥并重,闭藏之象显”。人体阳气内敛于肾,肺卫失于温煦,易见鼻干咽痛、咳喘气短;寒邪直中筋骨则腰膝冷痛、手足皲裂;中焦虚寒易致脘腹冷痛、泄泻清谷。
节气养生要注意
养生需“温肾藏精、暖中固表、润燥防痹”,为寒冬闭藏夯实命门根基。
立冬饮食暖脾肾,勿忘秋冬需养阴。饮食上需忌生冷油腻,防寒湿困脾,宜温补脾肾,勿忘“秋冬养阴”,避免温补伤阴。
日常注意护住命门(后腰)、神阙(肚脐)、涌泉(足心),睡前泡脚温通经脉,早卧晚起待日光,晨起搓热肾俞穴以助阳气升发。

饮食这样吃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9g,生姜15g,白芷一片,羊肉一斤,炖煮至汤白肉烂,以盐、醋、胡椒少许调味,煮汤吃肉。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功效。故立冬后可做温中散寒之保健药膳。
红枣桂圆枸杞粥

红枣10枚、桂圆10枚,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熬粥饮用。
大枣性味温、甘,入心、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桂圆性味温、甘,入心、脾经,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补益气血;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三药性温不燥,温补肝心脾肾,益气养血。暖脾阳,而不伤阴,尤宜于立冬时节饮用。
姜枣玫瑰花茶

生姜3大片、大枣5枚、玫瑰花10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可祛风发汗、解表散寒、温中、温肺。大枣性温味甘,归心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玫瑰花性温味微苦甘,入肝脾经,可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醒脾和胃;三药合用散寒暖胃,疏肝醒脾,可做立冬时节,预防风寒外感,寒邪内伤脾胃之用。

1990年-2001年,中医科成立并逐步发展,主要为医院周围地区综合科患者及全国肺结核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服务。2001年-2015年,中医科门诊发展壮大。期间曾短时间与内分泌科、呼吸康复科联合开设病房。2016年至今,中医科病房成立,形成了结构功能完善的大中医科。
中医科目前共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技师1人。现有护士13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3人。科室共有床位28张。
中医科全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名家学术精粹,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不仅积极应用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手段,更重精研岐黄之术,中西融汇、个体诊疗,善于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施以中药内服、外治,巧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等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形成了系统的中西医老年医学治疗的优选方案。科室注重整体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体质和社会环境诸方面的情况,制定全面、系统、长期的诊疗计划,同时结合心理、饮食、运动等多种治疗方法。
特色服务:
针灸治疗、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中药局部熏洗、中药膏摩、中药塌渍、艾灸疗法、刮痧疗法、走罐疗法、耳穴压丸、放血疗法。
擅长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