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康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约守护”体验日志] 市委统战部 何欢竹

字号: + - 14

守护夕阳   大爱仁心

—北京老年医院卒中科体验日记

按照我部机关党委的安排,我今天到北京老年医院参加北京市医管局组织的“相约守护”互换体验活动,任务是实时实地了解、记录、体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真实感受。  

虽然我一早6点多就从光明桥附近出发了,但是遇上中秋小长假后第一天上班,等我赶到西六环附近的北京老年医院时,已经八点半了。卒中科的刘晓红主任正在带队查病房,她说每天7点多到医院已经成为习惯了。见过同科室的郭大夫、王大夫、苏大夫后,穿上白大褂,我也“混”迹于白衣天使,开始了一天的体验。

刘主任进了病房,听见坐在床上的病人说腿疼站不起来,就让病人下床站起来看看,详细向病人介绍腿和腰的关系;听见病人嫌蚊子多,别人吵到她休息,要出院,就介绍诊疗过程,劝病人不要着急;见到躺在床上睡着的老人,刘主任就拉着他的手,叫醒他,和他对话观察情况;遇到有各种顾虑不愿配合治疗的病人,刘主任就详细介绍可能的方案,与病人及家属探讨选优;病房一隅有个昏睡的老人,家属也很久没露面,刘主任问过护士和护工老人的情况,摸摸老人的手;见到卧床很久的老人,刘主任挽起老人裤腿儿,捏捏腿和脚,询问血压、排尿量……

卒中科的老人可能患有各种疾病,心肺病,呼吸系统疾病,外科疾病(比如褥疮),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还有营养健康问题引发的疾病等等。尽管科里有近50个病人,刘主任对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了然于心。

9:40,刘主任带队回到医生办公室。办公室不大,从墙上快脱落的装饰条可以看出,整体设施已显现出岁月和质感的痕迹。两扇内外随意推的大门,医生、护士、病人、家属随时进进出出;墙上的对讲器时不时传送进当班护士的问讯和请医生到场的呼叫;窄窄的空白墙上挂着患者和家属敬送的锦旗,还有《九不准》的纪律要求。靠墙一溜儿四张桌子四台电脑,显然不够用,医生们倒着使。

刘主任和各位医生核对医嘱,分析用药情况。其间先是呼吸科主任后是精神科主任应邀来会诊,会诊的主任们一丝不苟地研究病案,听主治医生郭大夫介绍病情,有时见郭大夫匆匆出去核实情况,再回来报告给会诊的主任。

10:30,从中秋节开始上了一天一夜班的苏大夫,脱了白大褂准备下夜班了。医生交接班时间好长啊。苏大夫说,回到家就得中午了。

墙上呼叫器又响了,护士说有新病人入院了,需要医生过去一下。

中午,刘主任带我去院里唯一的食堂打饭。不分医生、病人、家属,都是在这里打饭的。因为医生太忙走不开,长期以来科里都是派一个人去把饭打回来,然后在医生办公室集体用餐。我眼神不好,看着餐柜里的饭菜,没看出来都是什么,视觉上只分出两种东西:白的是饭,深褐色的是菜。刘主任已迅速而娴熟地点好了米饭和几份菜,分别装入大小形状不一的塑料盒里,用塑料筐提回来。在办公室最大的桌子上,刘主任铺了几张报纸,放好饭盒,每个饭盒都匀了菜和饭,大家各自拿起筷子、勺子就吃上了。我还没吃两口,郭大夫已经饭菜下肚,起身洗碗后,坐到电脑前看病历去了。刘主任边吃边给我介绍医院和科里情况。

洗碗时,我遇到了很窘的事,我用尽了手边所有能用的工具,我就是洗不掉碗壁上的东西。因为看不清那上面是什么,跑到办公室外光线好的地方用指甲抠,终于判断出那是较厚的水碱。郭大夫憨憨地笑着说,我用它煮过方便面。这当然不可能是一次之功,该是煮了N次方便面吧?刘主任说,我们吃饭就这样,一忙就顾不上饭点儿,忙完食堂也没饭了,就凑合一下。轻描淡写几句话,让我对医生们的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同时在心里掺杂进了不知从哪儿说起的歉疚。

下午1:00,刘主任说有个汇报会,要求各科主任参加,要带我去看看。那是“教师节庆祝暨教学工作总结大会”,会议风格简洁、明快、主题突出,既有院领导的谆谆教诲,教师们的殷切希望,也有卫校、城市学院学生以及医院新入职的年轻医生学习成果的汇报展演。

下午2:00,刘主任又回病房开始巡视。一位躺在床上的老奶奶,像见到家人一样拉着刘主任的手说:“我屙不出baba(抱歉字库没有)”,刘主任安慰她,已经用过药了,看看效果,别着急。有老人不肯插尿管,家人也不认为需要用。刘主任回办公室后电话征求泌尿科主任意见,结果不光是要用,还是终身要用下去。有位住进来不久的病人,咳嗽时直哼哼,刘主任特意把家属叫出病房,问可不可以多加点儿营养,老人太瘦了,脚也肿了,肚子都没了,营养供不上,没力气把痰咳出来,才难受得直哼哼。家属有点没信心:都80多岁了,就那样了。刘主任不放弃,还是建议加营养液,补充营养蛋白,尽力防止可能发生的感染。别看医生自己吃饭很凑合,但对病人的营养问题毫不将就。回办公室路上刘主任说:“看着都心疼。”

太阳偏西了,刘主任说她们接下来还要分析病历,还不知道几点结束,经常有医生加班后赶不上末班地铁(从西六环返城太远了),让我早点走。

一天的体验下来,我发现一点忙也帮不上,只能给刘主任当当影子。看着医生们忙碌的身影,我在想,我们都有老去的时候,假如在我们人生中最困难、最无助的日子里,能遇见像刘主任、郭大夫、王大夫、苏大夫这样的好医生陪我们度过,该是多么值得庆幸和感恩的事啊!她(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用长期默默的奉献和家人的牺牲,为我们支撑起倾斜的生命,挽回即将逝去的人生,多么可敬可爱的群体啊。我也在问自己,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结合近期媒体报导中,在医患纠纷中,医生们受到的种种委屈,我感到他们的付出理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