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指导

健康资讯

健康指导

常见糖友误区,这些问题您别踩雷!

发布时间:2021-05-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目前,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更让人忧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成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会经常踩到糖尿病地雷,不知不觉的陷进一些误区。今天我们一一为大家“拆雷”。

  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

  “吃糖多了小心得糖尿病!”类似的话在生活中不绝于耳。其实,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如果长期摄入糖过多,造成肥胖,会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应引起警惕。

微信图片_20210607170411.jpg

  得了糖尿病只能吃素?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需要根据人体需要和不同病情,科学的安排饮食。单一的营养摄入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重要的是控制各类食物总量(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保证自己既达到或维持理想的体重,又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求。只要您细心规划自己每餐的饮食结构,同样能享受健康丰富的美食!

微信图片_20210607170415.jpg

  胰岛素会成瘾?

  “一打上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性,再也撤不下来“。这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一个误解,胰岛素严格来讲并不是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即可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持。

  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用了能否撤掉,关键取决于患者病情和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

  对于自身无法分泌的1型和分泌不足的2型糖尿病患友,注射胰岛素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友可改善自身胰岛素功能,对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预后大有益处。即使长期注射,也是病情需要。

  因此,胰岛素不存在成瘾的问题。反而,如果在糖尿病早期及时打胰岛素,让自己的胰岛B细胞“休息休息”,倒有利于保护您的胰岛功能,促进它们修复,这样,过几个月后再吃降糖药,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微信图片_20210607170417.jpg

  “吃干”或“喝稀”,对血糖影响都一样

  一些老年患者偏爱喝粥,但粥类煮的时间较长,会使淀粉转化为糊精,造成其升糖指数升高,对血糖影响相对较大。同时,煮烂的稀饭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胃排空时间缩短,故餐后血糖上升得较快、较高。相比之下,干饭消化、吸收及排空较慢,因而餐后血糖上升得较缓、较低。

  但是老年人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那么建议您粗粮(黑米,糙米,薏米,小米,高粱米,纯燕麦片)与精米混合食用,再加一些杂豆,降低每餐的升糖指数。

微信图片_20210607170421.jpg

  过多摄入各种“养生食物”

  有些糖尿病患者沉迷各种养生偏方,比如认为南瓜、木耳、苦瓜等食物能降糖因而大量摄入。可是没有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是面面俱到的,因此不可盲目听信一些未经过考证的“养生之道”。

  把保健品当做降糖药

  不少患者担心服用西药治疗糖尿病会有副作用,对医生开的药自作主张减量服用或不吃,转而去购买号称“纯中药成分,具有明显降糖作用”的保健品来替代药物治疗。盲目大量服用此类保健品,甚至会引起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故而保健品决不能代替药物!

未标题-5.jpg

  多吃点没关系,加大药量便可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多吃点不要紧,增加点降糖药(或胰岛素)就能抵消。然而多食势必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最后导致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加大药量,药效未必相应增加,反而会增加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因此,多吃饭多吃药的做法并不可取。

微信图片_20210607170426.jpg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10607170428.jpg

  赵雅檬: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示范二病房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3年,糖尿病健康教育师,健康管理师,担任科室表格组质控,糖尿病组联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