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马博士聊本草】女科要药(六):姜的故事——生姜之妙
生姜之妙
全姜入药
生姜切碎加红糖适量煮汤热饮,即可以用于风寒感冒伴有胃寒疼痛。胃寒呕吐配半夏,胃热呕吐配竹茹、黄莲。
生姜与解表药同用,如桂枝汤中调和营卫;与白芍同用能制白芍的寒气,并能温经止痛;与桂枝、白酒同用能通阳复脉,如炙甘草汤;与化痰药同用能除痰止咳。
生姜与大枣配伍,常作药引子使用,以调补脾胃,调和诸药,能促进药力吸收,提高药效。
取汁入药
生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
姜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冒雨涉水、冰雪、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促进血行,驱散寒邪。
《食疗本草》说它“止逆,散烦闷,开胃气”。《本草拾遗》记载生姜“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本草从新》指出“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
姜汁可用于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的中毒,缓解因中毒导致咽喉哑、舌肿麻木等症状。
姜汁可杀菌,尤其对于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姜汁具有镇吐功效,其中含有丰富的姜酮以及姜烯酮成分,具有镇吐作用,提前喝点生姜汁,可用于因晕车或者晕船等导致的呕吐。
提醒:生姜汁的使用应现用现制,不宜久存。
姜皮入药
生姜皮味辛,性凉。入脾、肺经。
姜皮具有行水消肿功效。常用于水肿初起,小便不利,症见头面浮肿,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举动喘乏,小便不利等表现。
《本草纲目》记载:“消浮肿腹胀痞满,和脾胃,去翳。”《医林纂要》:“达于皮毛,行水驱风,止汗。”《本草再新》:“和脾降肺,行水消肿,治膈噎胀满”。
提示:
以下几种情况使用生姜应去姜皮:
1、女子经前或经期,用姜时应去姜皮。
2、脾胃虚寒,又食用寒凉食物时,如螃蟹、苦瓜等,应去姜皮。
3、外感风寒时,调制生姜红糖水时,最好去掉姜皮。
4、脾胃虚寒呕吐、胃痛等,用姜应去掉姜皮。
作者简介:
马毅,医学博士,高级健康管理师。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健康科普特聘专家,首都“爱家讲堂”特约健康指导专家。北京老年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主任,擅长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生殖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不孕等)、月经异常(周期、经期紊乱、痛经、经期紧张综合征等)、带下异常(阴道炎、盆腔炎等)等疾病的中、西医综合调理。对中老年妇女在更年期和老年期面临的疾病风险独创了全周期整体预防方案。创办新式健康管理门诊(预防保健门诊),主张在功能下降期、疾病早期和病后康复阶段重视机体的功能保护、改善和康复;在全面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健康指导方案。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