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脏腑养生 | 胃腑养生,重在温润通降
【十二脏腑养生系列】—胃腑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有机整体。
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职能有所司,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十二脏腑养生的话题之胃腑养生。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是机体消化吸收饮食的重要脏器。胃与脾同居中焦,构成表里关系。胃与脾在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机体气血津液精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胃气受纳水谷功能的强弱,可以通过食欲和饮食多少反映出来。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胃与脾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胃失通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胃中津液受损,则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亦会受到影响。
胃气是胃之精气,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脾胃之气,推动调控胃肠运动吸收转输精微物质,又称“中气”。中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强弱及生命的存亡。
胃主通降,喜润恶燥,
胃腑养生,重在温润通降。
一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的负担。饮水择时,晨起空腹及进餐前1小时,饮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作息,不熬夜、吸烟、喝酒、劳逸结合,要保持好的心态,保持心情稳定,这样才能起到保护胃功能的作用。
注意腹部保暖、避风寒,尤其是夏天,也不能让腹部受凉。
三 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
三餐丰盛,营养均衡。避免冷饮冷食;不吃过热、过于坚硬或粗糙的食物;少吃刺激胃肠的辛辣、油腻、腌制食品,少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烈酒等;控制糖盐摄入量;食用新鲜的食物,食用有益于肠胃消化的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以助胃消化。
胃功能较差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小米粥和软面条以及米糊等食物,早餐喝点粥,减轻胃负担,营养好吸收。
四 按摩脘腹
按摩脘腹,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使胃肠分泌腺功能增强,消化能力提高,并有解痉止痛作用。
操作方法:用手掌或掌根鱼际部在剑突与脐连线之中点(中脘穴)部位作环形按摩,节律中等,轻重适度。每次10-15分钟,可三餐后进行。
五 足疗保健
按摩胃部的足疗反射区的穴位如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胆等,以刺激胃部血液循环,增强胃消化功能。具体穴位可参看足部全息反射区图。
六 穴位艾灸
在家可用艾条盒,艾灸神阙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以健脾益胃。还可灸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全身保健第一要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功效生发胃气,健脾化湿。凡胃肠失调,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胃肠疾患,无论虚实寒热,均可艾灸足三里。一般以艾条温和灸两侧足三里穴,10-15分钟为宜。
七 八段锦——调理脾胃虚单举
功效:强健脾胃,尤宜于饮食不规律,思虑伤脾者练习。
方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3-5分钟为宜。
八 代茶饮
麦冬石斛茶
麦冬石斛适量煎水,代茶饮用。
麦冬益胃生津、养阴清热,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尤宜于胃阴不足,胃中嘈杂,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者。阴虚甚者,可加北沙参、百合以增强滋胃阴清胃热之功。
茯苓陈皮玫瑰花茶
茯苓、陈皮、玫瑰花适量煎水,代茶饮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玫瑰花理气解郁、活血止痛,尤宜于情绪抑郁,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九 食疗药膳
胃本身就是负责容纳、消化食物的,食疗是养胃的首选方法。平时可多食山药、小米、薏米、大枣等健脾胃的食物。
山药百合薏米大枣粥
山药90克,百合40克,薏苡仁30克,大枣15枚、及大米适量共煮粥。经常饮用。
胃主通降、喜润恶燥,胃之调理应顾护胃阴。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和胃之功;百合清热润燥,养胃阴,清胃热;薏苡仁、大枣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尤宜于胃阴不足,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者。阴虚明显者,也可加北沙参、麦冬、石斛等增强滋胃阴之功。
南瓜小米粥
小米适量,南瓜适量,煮粥。经常饮用。
小米有暖胃安神功效,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胃主通降,以降为顺,此粥尤宜于消化不良,胃肠蠕动弱者饮用。
土豆炖牛肉
牛肉500克,马铃薯300克,色拉油40克,料酒20克,酱油20克,白糖15克,葱10克,姜10克,精盐6克,味精2克。家常做法,炖至牛肉软烂即可。
土豆炖牛肉有养胃健脾补虚之功效,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更适合人体的需要。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强壮筋骨的功效。搭配了土豆使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得到补充。尤宜于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腰膝酸软、贫血久病者食用。
作者介绍:李金辉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主修心血管疾病。注重整体,专于辨证,古为今用,以中驭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出诊地点:
门诊部二层 中医科门诊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周四全天(普通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