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冬病夏治 | 三伏灸,正当时!
三伏灸——不能错过的冬病夏治
小暑将至,三伏还会远吗?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养生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必修课,更成为活力年轻派的潮流专宠。近年来,冬病夏治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很多人每年都跟着做,但心中仍有疑问,“三伏那么热,为什么还要做艾灸?不应该喝冰水吹空调吗?”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中医药疗法之一,它是《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对于一些在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鼓舞阳气、散寒除湿,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感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应用。
冬病夏治的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三伏贴、三伏灸、温针灸、药物内服等。下面介绍一下外治疗法。
1三伏贴:
三伏贴是针灸、经络与中药学的结合,将调配好的辛温散寒的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通过中药对穴位产生的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2三伏灸: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艾灸治病的方法,通过艾灸产生的艾热渗透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的活动,从而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3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灸的结合,不仅有针、灸各自的效用,更能通过针的导热作用,更深入地将热量导入穴位,效果更佳。
通过针、灸的方法调节经络气血运行,相辅相成,鼓舞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伏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肺系疾病及虚寒相关疾病。如:
1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稳定期、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反复感冒、肺气肿、肺心病等肺气不足、卫表不固者。
2骨关节病:关节不适、关节疼痛等风寒湿痹者。
3脾系统疾病:饮食生冷后腹胀腹痛、慢性腹泻等脾胃虚寒者。
4肾系统疾病:腰膝冷痛、夜尿频、遗尿等肾阳虚衰者。
此外,三伏灸对于小腹冷痛、腰腹部冷痛的痛经患者,以及常年手足不温者,均有较好疗效。
2024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
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中伏
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
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 此外还有伏前解毒、伏后加强的说法。伏前为初伏前10天左右,伏后为末伏后10天左右。
温馨提示
1处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期、发热期的患者,皮肤有疖肿、破损者,皮肤娇嫩的婴幼儿,孕产妇以及年老体弱群体,不建议进行三伏灸。
2治疗期间尽量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及其他煎炸的食物。不宜冲冷水澡。
3冬病夏治有其优势病种,并不能包治百病,且不同人对治疗的敏感度差异较大,病情轻重不一,病程长短各异,治疗效果自然不尽相同。
4养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贵在加强意识和坚持治疗,更要配合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方能发挥效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养生,切勿盲目跟从。
5北京老年医院三伏灸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号源:
中医科针灸门诊普通号
咨询电话:
010-83183626;010-83183904
祝大家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因时制宜,“冬煤夏储”,舒适过冬。
文 / 中医科 刘洋
编辑 / 宣传中心
医师介绍:刘洋
刘 洋
主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针灸专业。擅长运用针刺、艾灸、耳穴、拔罐等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失眠、头痛、带状疱疹、耳聋耳鸣、腹胀便秘等内科杂病。
出诊时间:
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挂号类别:
中医科针灸门诊普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