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天呐噜!动动眼球竟能保护脊柱 (°Δ°)
眼球运动与脊柱疼痛的关系
脊柱疼痛常与姿势异常、肌肉失衡或神经压迫相关。近年研究发现,眼球运动与脊柱健康存在密切的神经生理联系。例如,枕下肌群(位于头颅与颈椎交界处)富含大量牵张感受器,能够感知眼球的微小运动,并通过神经信号调控脊椎肌肉的协调活动。
当眼球转动时,枕下肌群会随之收缩(眼球转动时大家可以把双手放置枕下肌群处感知肌肉的收缩),进而影响整个脊椎的排列与运动模式。若长期保持固定视线(如久盯屏幕或跑步机上的固定点),会导致枕下肌群僵硬,引发颈椎错位、脊柱代偿性弯曲,最终诱发疼痛。
而当我们颈部僵硬疼痛不适时,大家一般会通过直接活动颈椎来放松,但是转动脖子伸展的仅仅是颈部表层大肌肉,而每日坚持各方向转动眼球,放松的是颈部深层小肌肉(即枕下肌群),二者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缓解颈椎酸痛。
此外,眼球运动还可以通过激活视觉-前庭系统,促进大脑对姿势控制的整合能力。例如,扫视训练可增强前庭眼动反射,提升身体动态平衡能力,间接减少脊柱因代偿性晃动而承受的压力。
改善脊柱疼痛的眼球运动方法
No.1 眼球扫视视野极限训练
动作:头部保持不动,双眼在水平方向快速左右移动至视野极限(如从左墙到右墙),再切换至垂直方向视野极限(如天花板到地板)。每方向重复10次。
作用:激活脑干扫视通路,增强动态视觉稳定性,减轻颈椎压力。
No.2 眼球“米字”转动
动作:想象眼前有一巨大的“米”字,眼球依次沿对角线、水平、垂直方向转动,每个方向停留2秒,重复5圈。
作用:全面活动枕下肌群,缓解颈部深层肌肉僵硬。
No.3 凝视稳定训练
动作:注视前方固定目标(如自己前面点赞的大拇指),缓慢左右转动头部至极限,保持视线锁定目标。重复10次。
作用:增强前庭-视觉反射,改善脊柱在动态活动中的协调性。
No.4 远近聚焦训练
动作:手持一支笔,逐渐向鼻尖移动至5厘米处,再缓慢移回50厘米处,双眼始终聚焦笔尖。重复10次。
作用:调节睫状肌与颈部肌肉联动,缓解因长期低头导致的颈椎前倾。
眼球运动图示
以上几个动作需在坐位或站立位进行,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不仅能保护我们的脊柱,缓解疼痛,还能缓解眼部不适。不限场地不限空间,眼球动一动就能一举多得,小伙伴们快快跟练起来吧。
注意事项
① 循序渐进:初期可能出现轻微头晕,属正常现象,可减少训练时长并逐步适应。
② 结合动态活动:日常行走或跑步时,避免固定视线,应让眼球自然跟随环境变化,以促进脊柱对振动的适应性。
③ 专业指导: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就医排查脊柱结构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等),并配合康复治疗或药物干预。
参考文献
[1] Bexander C S M, Hodges P W. Neck muscle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eye movement depends on sitting posture and is modified in whiplash associated disorders: Cross-sectional study[J]. Musculoskeletal Science and Practice, 2023, 67: 102837.
[2] Kassavetis P, Kaski D, Anderson T, et al. Eye movement disorders in movement disorders[J]. Movement Disorders Clinical Practice, 2022, 9(3): 284-295.
内容来源 / 康复医学科
作者 / 高亚南、贾晓丽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共有康复医师团队6人,中医医师团队5人,康复治疗师团队17人,专科护理团队14人。
年均门诊量9000余人次,年均出院患者700余人次。
重点病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老年康复及疼痛康复。在神经康复、疼痛康复、骨科康复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其中“老年疼痛康复”是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重点扶持的专业。
重点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传统康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