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多学科协作显威力!26岁肺结节患者获精准诊疗方案
4月21日,北京老年医院上演了一场 “医疗智慧大碰撞”。由呼吸内科牵头,联合胸外科、放射科组成的多学科门诊(MDT)团队,成功为一名年仅 26 岁的男性肺结节患者破解诊疗难题,以专业与温情为患者吃下“定心丸”。
病例分享
这名年轻患者在常规体检中意外发现肺部结节,出于对疾病的担忧与恐惧前来就诊。考虑到患者年纪尚轻,心理压力巨大,且对自身病情缺乏足够认知,呼吸内科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此次 MDT 汇聚了呼吸、胸外、影像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从影像分析、良恶性判断、随访管理、手术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探讨,誓要为患者制定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诊疗方案。
在诊疗过程中,放射科德杰副主任率先登场,她手持胸部 CT 影像,对结节的密度、边缘形态、钙化情况以及血管走行等关键细节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分析,为后续诊疗提供了坚实的影像依据。
胸外科邓学锋主任则展现出医学人文关怀的一面。结合患者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多次随访影像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专家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目前可以继续随访观察,但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现结节大小或形态发生改变,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详细介绍了手术切除路径选择、创伤最小化策略及术后恢复等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让患者对可能面临的手术有了清晰认知。
呼吸内科吴海玲主任及其团队综合患者无吸烟史、无家族肿瘤史等背景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对结节性质进行了严谨的判断,并精准提出了动态观察与干预的时间节点建议。
经过多轮讨论与审慎的分析,MDT 团队最终达成共识:当前患者肺结节倾向于良性,短期内无需仓促进行手术,采用定期影像随访的方式密切监测结节变化即可。这一决策既避免了过度医疗,又能全方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多学科团队还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有效缓解了其焦虑情绪,展现了诊疗背后的温度。
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开展,不仅体现了北京老年医院在疑难病症诊疗方面的强大协同优势,更是多学科团队践行精准医学理念的生动写照。未来,北京老年医院呼吸科将持续深化与相关专科的合作,以更加专业、高效、暖心的医疗服务,为更多复杂病例患者点亮健康希望之光。
供稿 | 呼吸内科 吴海玲
编辑 | 宣传中心
上一篇: 医学人文丨爱与关怀,是最好的陪伴
下一篇: 医学人文丨用人文关怀,点亮生命之光